莫负韶华,锐意进取 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发布时间:2019-07-03 点击数:83
 莫负韶华,锐意进取 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学习感想
李茂山
 
  1978年,我8岁,是一个懵懵懂懂的青涩少年,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而远在祖国的首都——北京,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40年风雨兼程,40年锐意改革开放,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曾记得,小时候家里人口多,劳力少,父母亲一年的工分换得的粮食总是不够吃,每年总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三间茅草屋,住着一家8口人;外出只能靠步行,走在泥土铺就的道路上,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家里的母鸡下的蛋总是舍不得吃,因为要留着到供销社换些油盐、煤油等;平时很少能见到荤腥,只有到过年,才是幸福的时刻;每到开学的日子,父亲总要外出借钱给我们兄弟读书……,回想年少时的那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变化,释放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粮食产量急剧上升,温饱问题迎刃而解,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每年过年总能穿上新衣服,再也不用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了,家里也买了自行车、拖拉机,再后来,农村通了电,再也不用点煤油灯,家里的茅草屋也变成了大瓦房,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洗衣机、电冰箱,通上了电话等。
   在这40年中,我也从少年步入了人生的中年,从小学读完了大学,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有幸成为机关服务中心的一员。
    亲身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深刻体会到祖国的巨大变化,这种成就是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的结果。
   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随着老百姓经济条件逐年提高,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汽车、火车,甚至动车高铁、飞机都已不再是稀罕物,以往十天半个月才能到的地方现在十几二十个小时就能到达。
我们经历了从黑白电视到彩电到宽屏曲屏液晶电视,从闭路电视到网络电视的全过程,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董。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小洋楼”在农村也不再是稀罕物,公路不再是又窄又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土路,水泥路、柏油路通往各个乡镇、各个村社,公交车不再是城区的标配,农村公交车不但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还省去了一部分出行费用,实现了真正的惠民利民。
   饮水思源,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全身心地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李茂山)
来源:李茂山


上一篇:奋斗

下一篇:两代人的高考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