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四种类型合作社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21 点击数:32

   01 农业合作社
    为了克服小农经济的弊端,抗战初期,边区组织了劳动互助社、义务耕田队、妇女生产组、儿童杂务队等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1939年,全区参加劳动互助组织的劳动力达249163人。大生产运动兴起后,边区的农业互助合作事业再次得到迅猛发展。农业互助合作极大地促进了边区农业的发展,提高了边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02 手工业合作社
    1937年秋,边区原供给部的鞋靴社和被服二厂解散后,边区总工会将流散的工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延安工人合作社,有社员70余人,股金250元。这是抗战时期边区成立的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39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总顾问艾黎访问延安后,建议设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延安事务所。该所成立后与边区建设厅合作科通力合作,促进了边区工业合作事业的发展。1940年,边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增加到17个,股金增至64000多元。1941年,边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达30个,股金增至613117元。1945年7月,全区各种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增加到253个,社员2920人,股金45000万元,月产值达43750万元。
   03消费合作社
    陕甘宁边区的消费合作社是在苏维埃时期创办的消费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消费合作社是边区公营商业的助手,通过高价收购土产品、低价供给日用品等方式,既增加了群众收入,节省了群众开支,又方便了群众生活,促进了边区发展。
   “民办公助”的方针极大调动了群众加入消费合作社的积极性,促进了消费合作社的快速发展。1944年,边区的消费合作社增至281个,占各类合作社总数的44.3%,成为边区合作社的主要类型。
   04 信用合作社
    陕甘宁边区的信用合作社成立较晚。1938年,延安南区合作社曾试图举办信用合作社,但由于股金太少,没有单独成立信用合作社,也没有吸收存款,只是办理了信用贷款。1940年,关中分区赤水县劳动英雄蒲金山创建了边区第一个粮食信用合作社。此后,临近的乡村和其他县也建立了以粮食入股和粮食借贷为特点的信用合作社。1943年3月,延安县南区沟门合作社由消费合作社改制为信用合作社,成为边区第一个规模完备的信用合作社。1944年,西北局研究室介绍了南区沟门信用合作社的经验后,延安成立了6个信用合作社,安塞、曲子县也各成立了一个信用社。6月,边区召开了合作社会议,会后,边区信用社有了较快发展,到年底,全区的信用合作社增至86个,资金达到5万万元。
    边区的信用合作事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它通过低利借贷,活跃了农村金融,打击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边区的合作运动大力促进了边区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军民的穿衣吃饭自给提供了重要保障,合作社在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上也有着可喜的进步,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生产热情,在落后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边区经济。从社会组织来看,合作社充分动员了边区的各阶层人士,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组织力量,有利于集中力量、团结一致开展对敌斗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104号